注冊會計師黃金備考月已經到來,其中的《財管》科目要想學好,就要看你的公式理解站掌握的好不好,小編在各個渠道為大家搜集了30個財管公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
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流動負債,也叫短期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而流動資產中存貨及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不應計入。
3.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營業周期是指從外購承擔付款義務,到收回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應收賬款的這段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4.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5.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后的凈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準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就是反映公司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說明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及時收回應收賬款,不僅能增強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能反映出企業管理應收賬款方面的效率。
6.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率指企業一定時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同平均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評價企業資產利用率的一個重要指標。
7.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總資產周轉率是綜合評價企業全部資產的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周轉率越大,說明總資產周轉越快,反映出銷售能力越強。
8.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也稱舉債經營比率)
資產負債率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表示公司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同時也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9.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也稱債務股權比率)
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是指股份制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是為評估資金結構合理性的一種指標。產權比率越低表明企業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重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10.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 ×100%
有形凈值債務率指標實質上是產權比率指標的延伸,是更為謹慎、保守地反映在企業清算時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從長期償債能力來講,比率越低越好。
11.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長期負債÷(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已獲利息倍數,指上市公司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于1。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就是企業的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相除所得的比率,是反映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的一項指標。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比率越低,不僅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強,而且還預示著企業未來償還長期債務的保障程度也較強。
12.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是指企業實現凈利潤與銷售收入的對比關系,用以衡量企業在一定時期的銷售收入獲取的能力。
13.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通常稱為毛利率。
14.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資產凈利潤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和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資產凈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強;資產凈利潤率越低,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弱。
15.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或年末凈資產)×100%
或=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16.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1+產權比率
權益乘數又稱股本乘數,是指資產總額相當于股東權益的倍數。 權益乘數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小,企業負債的程度越高;反之,該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負債程度越低,債權人權益受保護的程度越高。
17.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外的月份數)÷12
18.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凈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每股收益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
19.市盈率(倍數)=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20.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強;每股股利越小,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弱。
21.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
22.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市凈率可用于股票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凈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
24.留存盈利比率=(凈利潤-全部股利)÷凈利潤×100%
留存盈利比率是企業留存盈利(稅后凈利潤減去全部股利的余額)與企業凈利潤的比率。留存盈利比率用于衡量當期凈利潤總額中有多大的比例留存在企業用于發展,它體現了企業的經營方針。從長遠利益考慮,為積累資金擴大經營規模,留存盈利比率應該大些。如果認為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籌集資金,那么為了不影響投資人的當前收益,留存盈利比率應該小些。
25.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也稱每股賬面價值或每股權益)
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每股資產價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每股資產價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26.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指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與本期應付票據)
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流動負債
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凈流入÷債務總額(計算公司最大的負債能力)
現金到期債務反映了企業可用現金流量償付到期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資金流動性越好,企業到期償還債務的能力就越強。
現金流動負債比,可以從現金流量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
現金債務總額比是是評估企業中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它也是預測企業破產的可靠指標。 這一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破產的可能性越小。這一比率越低,企業財務靈活性越差,破產的可能性越大。
27.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表明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滿足資本支出與存貨增加和發放現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資金自給率越高。
28.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凈收益營運指數,通過與該指標的歷史指標比較和行業平均指標比較,可以考察一個公司的收益質量情況。如果營運指數小于1,經營凈收益額小于全部凈收益額,說明全部凈收益額中包含其他收益額,比值越小,說明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及其他業務盈利能力。
29.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凈收益+非付現費用)
現金營運指數是反映企業現金回收質量,衡量風險的指標,指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企業經營所得現金(經營現金毛流量)的比值。理想的現金營運指數應為1。
30. 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增長額÷上年銷售總額=(本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上年銷售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