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會計行業的人對審計應該不陌生,在外界來看審計應該都有一種包公的氣勢,但是實際怎樣只有入行才能體會。審計真正的工作就是做各種底表和各種模式化的審計程序。在CPA考試方面,審計這門學科真真是比較枯燥的,復習起來乏味難啃。
一、學習前的準備
只能說是要具備一定的會計和稅務知識,這個主要是用來應對案例分析中的審計調整分錄的。正確的分錄你都不會處理的話,就別說調整了。但是這個具體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還真不好說。所以給大家的建議是會計和審計一塊備考,或者審計在會計之后。
二、審計應該怎么學
構建學科模塊審計教材大體可以分為職業道德(比較超然的存在)--審計原理(基礎知識積累)--風險評估(重磅炸彈,風險導向審計的起點)--審計流程(各種審計程序,典型的幾個審計循環)--特殊事項—出具報告。
在專業階段,就正常命題思路來說,職業道德(德者,才之帥也,這部分要我們守住節操,不管在實務如何,在考試中是非常重要的)、風險評估(案例分析的起點,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案例分析的切入點)、審計程序和循環(風險的應對措施,記憶量大,重中之重)都應該是命題的重點。選老師,聽課件,在理解中記憶擺正兩者的關系,記憶是目的,理解是輔助記憶的手段,但是理解也是幫助我們選對客觀選擇題的重要一步。審計的記憶容量非常大,對于記憶內容分如何取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也正是選網校老師的意義所在。
初學者面對審計這座大山,充滿了未知的恐懼;但是輔導老師不同,多年的輔導經驗使他們擁有了那種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感覺,帶領大家以較小的投入精力和較大的性價比攻克重難點。老師選誰這樣的問題就不要問了,一個感性的標準就是你聽中進去,并且從內心相信他/她。
應對選擇題的策略專業階段的客觀題占了相當比例,且閱卷主觀性很低,是能抓住的實打實的分數,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該得的分數。單選題的難度比較小,大家最好用的應該是排除法,因為只選一個答案,大家也可以用直接法選擇一個自己內心最有感覺的答案。多選題其實比較難辦,按照現在的閱卷標準,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所以要求大家一定要記住。而且大家會發現,大部分多選題目出的還是教材的原話,會把后面列出的幾條特點啊,性質啊列上。這種題如果靠自己分析是很難蒙對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準教材哦。當然這需要我們有敏銳的應試直覺,看到教材有一句話后面跟著三四條解釋的就得上上心。應對主觀題的策略說到這里讓我先偷笑一下,因為審計科目的主觀題是最好押題的。首先,職業道德是必出一個的。會出現幾種情形讓你判斷,五種的話一般有四種是會影響的,首先得判斷對,然后理由要說準。后面的風險評估和應對也是以綜合案例的形式呈現。
重點就是那幾項,收入虛增,提前確認,存貨減值,固定資產等等,這些可以看歷年真題自己總結,關于收入(對應應收賬款等)的審計程序,存貨監盤,固定資產(折舊減值)等程序都要準備好,到時候來個守株待兔,以不變應萬變。
本文由北京注協培訓網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相關推薦:CPA大咖解讀|2018年CPA各科考試要點大盤點,點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