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生可能今年已經是考到最后幾科,考過了注會專業六科,但是大家都知道,考過了專業階段+綜合階段,才能拿到CPA證書。
那么綜合階段考什么呢?難不難考呢?
說起綜合階段難不難考,網上有著這樣一個笑話:
CPA考生問禪師:“大師,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財管、戰略每一科我都輕松考過,為什么合到一起的綜合考試過不了呢?”
禪師拿出一碟芝麻、一碟花生、一碟瓜子、一碟核桃、一碟杏仁讓CPA考生分別品嘗,問他:“好吃?”CPA考生點了點頭。
禪師又拿出了一塊五仁月餅給CPA考生品嘗。
CPA考生吃完,頓悟!
綜合階段考什么?
簡單來說,注會專業階段主要是對考生是否具有專業知識的考查,注會綜合階段則更側重于專業知識在實務問題中的應用。
其中《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主要是對會計、審計和稅法的考查,《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則主要針對財管、戰略、經濟法等科目。
不同科目在綜合階段與專業階段的備考方向不盡相同。
注會綜合階段分兩場:《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一)》(上午考),《職業能力綜合測試(試卷二)》(同天下午考)。
①卷一更側重于站在審計師的角度,主要考核鑒證業務,
通俗的來講,在進場審計后,審計師首先應結合行業景氣度、企業背景、管理層考核及財務數據變動情況等因素,
識別企業潛在風險因素,并有針對性地設計風險應對措施,在審計的過程中,需要指出客戶財稅處理中存在的不妥之處及作出判斷所依據的會計準則。
在客戶就其疑慮的問題咨詢你時,你應能及時作出職業判斷,告訴他如何處理?
其實這些都是在實務中很常見的,在與客戶的溝通中,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怕是客戶也不會正眼瞧你,
主線大概為:報表/認定層次風險識別-風險應對措施-制定審計計劃及審計程序的合理性-審計過程中涉及的財稅處理及特殊事項。
②卷二則更側重于站在財務總監的角度,主要考核管理咨詢、戰略分析,從宏觀至微觀的分析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
企業應采取什么樣的戰略及組織結構、內部控制制度來應對內外部環境中面臨的機遇挑戰?
在實現企業戰略中如何進行投融資以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及價值增值?在實現了價值增值后應采取何種利潤分配政策以平衡企業的資金需求及股東利益?
圖片
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都有什么不同呢?
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考試的主要區別:
1、內容不同
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按照每年最新的考綱要求,各個科目均有涉及,在綜合階段的備考過程中不能偏科,每科都要全面的學習。
注會專業階段注重的是具體知識的深度掌握;而綜合階段注重的知識覆蓋面廣,靈活運用的能力。
2、題型不同
注會專業階段的考察形式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的形式,
針對綜合階段的考察方式只有主觀題,上下午各一道案例題目,案例信息一般在七個資料以內,
這類題目在篇幅上要早下手,如何在做題過程中準確的理解和分析案例信息,關鍵詞和關鍵句的定位,段落大意的歸納總結能力都要經過訓練,讓備考更加充分。
注會綜合階段的備考和專業階段是相輔相成的,是在專業階段上的升華,
在注會綜合階段早期的復習備考階段建議通過專業階段內容的學習喚醒專業知識的記憶,進而通過跨學科的知識學習轉變到綜合思路上來,最后考前建議再回歸專業教材上來,
即綜合備考思路為:專業——綜合——專業的形式。
添加小北老師,并且買課即贈2022年核心課程
距離2023年注會報名已經不遠啦,如何在報名前就領先一大步?培訓網的注會專業課程可以幫到你!這就來選課備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