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單選題:
1.B 2.D 3.D 4.A 5.C 6.B 7.D 8.D 9.A 10.C 11.A 12.C
二、多項選擇題:
1.AD 2.AC 3.ABC 4.ACD 5.BD 6.AC 7.AB 8.AB 9.CD 10.AC
三、計算分析題:
1、答:(1)根據資料(1)、資料(2),分別確定各交易或事項截至2×15年12月31日所形成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并說明是否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及其理由。
事項(1):
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2×15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394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3800萬元。
該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形成暫時性差異,但不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負債。
理由:在甲公司擬長期持有該投資的情況下,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形成的暫時性差異將通過乙公司向甲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的方式消除,在兩者適用所得稅稅率相同的情況下,有關利潤在分回甲公司時是免稅的,不產生對未來期間的所得稅影響。
事項(2):
該項無形資產2×15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540萬元,計稅基礎為810萬元。
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70萬元,企業不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理由:該差異產生于自行研究開發形成無形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會計準則規定,有關暫時性差異在產生時(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同時亦非產生于企業合并的情況下,不應確認相關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相應地,因初始確認差異所帶來的后續影響亦不應予以確認。
(2)、計算確定甲公司2×15年應交所得稅,編制甲公司2×15年與所得稅費用相關的會計分錄。
應納稅所得額=5200-100-200-30=4870萬元
應交所得稅=4870×25%=1217.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17.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217.50
2、答:
判斷甲公司對事項(1)至事項(3)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對于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更正的會計分錄(無需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不考慮當期盈余公積的計提)。
事項(1):
甲公司該項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該部分金額不是針對特定員工需要對象化支付的費用,即不是當期為了獲取員工服務實際發生的費用,準則規定不能予以計提。涉及員工持股計劃擬授予員工的股份,應當根據其授予條件等分析是獲取的哪些期間的職工服務,并將與股份支付相關的費用計入相應期間。
更正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 6600
貸:盈余公積 300
未分配利潤 2700
管理費用 3600
事項(2):
甲公司該項交易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該項計劃原則上應屬于會計準則規定的辭退福利,有關一次性支付的辭退補償金額應于計劃確定時作為應付職工薪酬,相關估計應支付的金額全部計入當期損益,而不能在不同年度間分期攤銷。
更正分錄:
借:管理費用 24000
貸:營業外支出 4800
長期待攤費用 19200
借:預計負債 24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24000
事項(3):
甲公司該項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利潤分享計劃下員工應分享的部分應作為職工薪酬并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因涉及的是銷售部門,甲公司應計入2×15年銷售費用。
借:銷售費用 62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620
四、綜合題:
1、答:
(1)判斷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類型,說明理由。如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計算確定該項交易中甲公司應確定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如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確定該項交易中甲公司的企業合并成本,計算應確認的商譽金額;編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權的相關會計分錄。
甲公司對乙公司的合并屬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
理由:甲公司與乙公司、P公司在本次重組交易前不存在關聯關系。
甲公司對乙公司的企業合并成本=12000×9.5=114000萬元。
應確認商譽=114000-185000×60%=3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14000
貸:股本 12000
資本公積 102000
借:管理費用 1200
貸:銀行存款 1200
(2)對于因乙公司2×14年未實現承諾利潤,說明甲公司應進行的會計處理及理由,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甲公司應將預期可能取得的補償款計入預期獲得年度(2×14年)損益。
理由:該部分金額是企業合并交易中的或有對價,因不屬于購買日12個月內可以對企業合并成本進行調整的因素,應當計入預期取得當期損益。
2×14年末補償金額確定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3000 (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貸:投資收益 3000
2×15年2月收到補償款時:
借:銀行存款 3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3000
(3)編制甲公司2×15年合并財務報表與乙公司相關的調整抵銷會計分錄。
2×14年內部出售房屋: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360
貸:固定資產 360
借:累計折舊 30
貸:管理費用 30
2×14年內部出售商品:
借:應付賬款 260
貸:應收賬款 260
借:應收賬款 13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13
借:應收賬款 39
貸:資產減值損失 39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36
貸:存貨 36
借:存貨 24
貸:營業成本 24
借:少數股東損益 9.6(24×40%) 少數股東權益 4.8(60×20%×40%)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14.4 (60×60%×40%)
2×15年合并調整抵銷: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200
貸:投資收益 7200 年初未分配利潤 3000
借:投資收益 7200 少數股東損益 4800 年初未分配利潤 66200(=61700+5000-500)
貸:提取盈余公積 1200 年末未分配利潤 77000
借:實收資本 40000 資本公積 60000 盈余公積 25000 年末未分配利潤 77000 商譽 3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24200 少數股東權益 80800
2、答:
根據資料(1)至資料(4),逐項說明甲公司2×15年應進行的會計處理并說明理由(包括應如何確認及相關理由,并編制會計分錄)。
事項(1):
甲公司應當確認所售產品的收入并結轉有關成本
借:現金(銀行存款) 4650
貸: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收入)4650
借:主營業務成本(營業成本) 3700
貸:庫存商品 3700
理由:甲公司對于2×15年推出的以舊換新政策下的產品銷售,考慮到有關價款已取得、未來黃金價格在上漲的趨勢下,發生以舊換新的比率相對較小,同時有關銷售政策規定未來換取新產品的價格不能低于原所售產品價格等因素,可以認為所售產品的風險和報酬發生轉移,滿足銷售商品的收入確認條件。
事項(2):
甲公司對于品牌形象設計費及卡通擺件訂制費應當作為期間費用核算
借:銷售費用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借:銷售費用 700
貸:銀行存款 700
理由:對于發放給經銷商的黃金卡通形象擺件和設計費,因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廣公司品牌,且無法證明未來期間可能帶來經濟利益流入,亦不會自經銷商收回,不符合資產的定義,應當作為當期銷售費用核算。
事項(3):
甲公司一方面應確認進口商品的收入并結轉成本,同時對于自國家有關部門取得的24000萬元補償款應確認為營業收入。
借:銀行存款 96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 96000
借:銀行存款 2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 24000
理由:甲公司自國家有關部門取得的補償款并非屬于政府向公司單方面的經濟資源流入,其本質上是國家代下游客戶向甲公司支付的購貨款,不屬于政府補助。
事項(4):
甲公司所授予高管的限制性股票應作為股份支付處理,取得高管支付的價款應當確認為負債。
借:銀行存款 1500
貸:股本 300 資本公積 1200
借:庫存股 1500
貸:其他應付款 1500
借:管理費用 500
貸:資本公積 500 30×10×(10-5)/3=500萬
理由:授予日有關限制性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高管實際支付的價格,其差額未來3年內應作為股份支付費用計入相關期間損益。對于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因未來期間在沒有達到行權條件時甲公司將以原價回購,不符合權益界定,應作為金融負債。
注會會計考試難度大,內容多,廣大考生需要投入更多時間進行備考。2018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新教材、考試大綱均發生了大變化,尤其是新增的會計準則。建議考生跟著老師學,無論多晚,只要不放棄就還有希望,點擊了解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網絡/面授輔導課程>>